中国“改革开放”四十年 谁之功?谁之过?
中共2018年12月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大会在国内外引发相当大的反响,尽管是负面的。40年来,中国经济和社会发生巨大变化,但中共将成就归于自己的自我标榜,反而令公众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更为忧心。因为中国改革四十年,谁之功,谁之过,其实一目了然。 中共在大会上一再标榜中国自从1978年开启“改革开放”以来取得巨大进步,并列举了个人收入、教育和预期寿命等方面的详细数据。中共最高层称,“忍饥挨饿、缺吃少穿”的日子 “一去不复返了”。 但是,中共回避了两个无法回避的问题:那就是,忍饥挨饿的苦日子,是谁造成的?如今的好日子,又是怎么来的? “改革”前 中国人为何忍饥挨饿? 1949年中共窃取政权后,就一直在通过教育、历史研究和文学艺术等方面,全方位、系统化的歪曲、篡改历史。最典型的例子,就是生造出所谓的“旧社会”。 然而,即使是在“旧社会”光景最差的1948年,即中国连续遭受日军侵华和中共挑起内战等巨大动乱后,据史料估算,当时的中国人均GDP排世界第40位。相比之下,在中共“新社会”改革前夕的1978年,中国人均GDP沦落至全球倒数第2位,仅是印度人均GDP的2/3。 如果说新旧社会的GDP对比,还不足以让今天的中国人感受到切肤之痛,那么简单回顾下中共“改革开放”前的30年历史,中国民众就可以看清“忍饥挨饿”背后的恐怖。 中共窃政之初,不但发动了“土地改革”、“三反五反”、“公私合营”等运动,从肉体和财富上消灭了中国的地主和资本家(对应今天的民营企业家);而且还发动了“农业合作化”和“人民公社”运动,彻底剥夺了农民的土地。 等到1958年,中共为发展军工、对外称霸,掀起了疯狂的“大跃进”运动,全国民众在中共的威逼和蛊惑下,主动或被动的大炼钢铁。只是彼时的中国社会,工商业因为资本家阶层被铲除而遭受重创,农业生产也因农民丧失土地而萎靡不振,很快中国民众就陷入史无前例的“大饥荒”。 曾长期担任新华社记者的杨继绳,写出的《墓碑: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》,被认为是有关大饥荒最详实、最权威的记录之一。该书揭示,1958年到1962年间,中国饿死3,600万人。该书指出1959、1960、1961这三年风调雨顺,并非中共宣称的是三年自然灾害,造成大饥荒的真正原因完全是人祸。 荷兰历史专家冯克(Frank Dikotter)2010年出版的著作《毛的大饥荒》,根据解密的中共公安部门同期报告及“大跃进”最后几月中共汇编内部报告,指出1958到1962年中国至少4,500万人非正常死亡。冯克将中共制造的“大饥荒”与苏俄的古拉格群岛集中营和德国纳粹大屠杀,并列为20世纪三大人类灾难。 1959-1962的三年“大饥荒”,就是中国人在中共统治下,曾经忍饥挨饿的真实写照。 只是,即使饿杀了至少4千万中国人,中共也没消停,紧接着在1966年又发动了名为“文化大革命”、实为铲除中国传统道德和文化的十年浩劫。 等到文革结束后,中国经济已彻底崩溃,中共濒临灭亡。这就是中国人“忍饥挨饿”苦日子,以及中共不得不“改革”的由来。 中共“改革”--减少党对经济的控制 中共宣称“改革开放”取得成功,中国人“忍饥挨饿”苦日子一去不复返,总结出第一条经验就是,党对“一切工作”的领导。中共这种理论和逻辑,其实是一种病。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,是一种心理疾病,起源于1973年发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的一次银行抢劫案。当时两个劫匪去抢斯德哥尔摩的某家银行未遂,劫持了几名银行职员做人质,在与警方僵持6天后,劫匪投降。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