告密文化:从小告到大
从鼓励孩子打小报告说开去:小学告密文化到大学信息员? 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,总有一些孩子喜欢向老师或者家长告状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所谓打小报告。说起来,从小孩子到成年人,从学校到职场,喜欢打小报告的人,常常不受大家欢迎。有心理学研究显示,4、5岁的孩子爱打小报告可能是天性,随着年龄增长和社会化程度增加,爱打小报告的习惯会大大降低。 但问题是,如果整个社会、父母、特别是老师有意无意地鼓励孩子打小报告的话,问题就复杂了,长此以往还会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。 不久前,有媒体报道称深圳某小学在学校设立情报专员,除学习外还要做地下潜伏工作,注意观察同学情绪与心理变化,定期向老师提供情报。校方称,此举是为了即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,以便及时解决。 专家的解读是,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来说,3-6岁的孩子正是形成规则意识的时期,比如游戏的时候不能妨碍别人等。在这个阶段,孩子对于诸如此类的规则很敏感,一旦有打破规则的行为,他们会立即予以关注,而且急于让能守住规则的人知道,因此使打小报告的行为变得比较普遍。有早教专家指出,通常情况下幼儿园小班受语言能力影响,打小报告的情况略少,但到了大班和小学常常是小报告集中爆发的阶段。 在专家看来,除了规则意识强的孩子爱打小报告,一些平时依赖性比较强的孩子、处理问题能力较差的孩子以及缺乏关爱的离异家庭孩子和留守儿童,往往是打小报告的积极分子。因为依赖性强的孩子,一旦与其他小朋友产生矛盾不能自我解决,只能向老师寻求帮助。而缺乏关爱的孩子,则希望通过打小报告这种行为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。 除此之外,一些自我中心比较严重的孩子也热衷于给老师打小报告,比如独生子女的父母长辈一般都围着他们转,于是孩子在学校也希望借助老师的力量,来维持自己的中心地位。因此很多时候,孩子打小报告的目的并不是让老师惩罚他人,而只是想借机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,确立自己的中心地位。 河北自由撰稿人、教师朱欣欣评论说: “对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很矛盾,小孩子看到一些不好的事情,自己解决不了希望求得老师的帮助也无可厚非,但还是应该有个大致标准。孩子有时候判断事情未必清楚,但原则是如果对别人造成人身伤害或者侵害别人利益的,孩子制止不了可以告诉老师,就像报警一样。但对一些你看不惯的做法而又没有伤及任何人的话,比如有的孩子调皮,老师不让做什么,他偏去做,有的孩子就去打小报告,这就不合适。” 朱欣欣老师说,发现孩子的错误去纠正,首先是老师的责任,小孩子是没有责任的。他说,美国一个很有名的电影《闻香识女人》,就讲述了这么一个道理。朱老师说: “影片中的中学生,有个忘年之交是在战争中双目失明的退伍军官。关键的一个故事情节就是这位中学生目睹了两个学生违反学校纪律,老师要求这个中学生去举报,这个军官就告诉他说,你没有这个责任,你不能做个告密者,这是成年人的责任,未成年人没有必要去做这个事情。” 在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看来,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对应着相应的获益,从心理发生机制来说,打小报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所获益。对于孩子而言,打小报告可能会让其他孩子不喜欢,但打小报告的孩子认为只要老师喜欢就行了。孩子思维单纯,他(她)会把老师设定的规矩当做唯一鉴定对错的标准,希望通过让对方被老师批评与惩罚来反衬出自己的“优异”。 对此,朱欣欣老师说,如果不是大的问题,不要过于严厉地处罚学生,当然学生可能是好意想帮助老师维持秩序,但老师不要鼓励孩子打小报告的热情: “要是被打小报告的同学不是太闹的话,一般来说我不会太严格地处理。我也挺讨厌好打小报告的人,好打小报告的孩子处处盯着别人,通过这个来取悦老师或显摆自己,就很不好,最好能够自己出面直接提醒这个同学,什么事情都偷偷打小报告不好。” 广州康宁心理热线心理咨询师詹春云大夫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,打小报告是个贬义词,他说: “打小报告是有贬义的。如果一个同学在偷东西或者在欺负别人,或者在放火,孩子去告诉老师,这不是打小报告,这是一种正直的反应。所谓打小报告包括说其他同学的坏话,或者在可说可不说的情况下,孩子将事情告诉老师。 既然打小报告是贬义,那么这种行为就会带来问题,比如破坏同学间的关系,相互之间不信任,因为很多小朋友是会推理的,他会觉得你可以告他的密也会告我的密,这样很多同学会不信任打小报告的同学,甚至会孤立和报复他。” 詹大夫说,老师鼓励学生打小报告这样一种管理模式,不适合青少年的心理规律,不应该去提倡: “应该更多的引导,小孩子在这个年龄段会自我探索和模仿,假如身边有人这么做,那他也会这么做。另外,他探索和尝试这种打小报告的形式,可能是想得到某种好处。假如他真的得到了,那他的这个行为就会得到强化。通常,孩子的行为是可以被诱导的,是一种强化的结果,不是天生的。”
Read More